English

把优秀的作品奉献人民

1999-09-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开创电视剧创作新局面

——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片)奖述评路海波

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片)的评选工作,参评单位和参评作品的数量均创造了历史纪录,参评作品总数达1600多集。这是对近两年来我国电视剧创作情况的一次检阅。

本次评选共评出入选作品50余部,全国大多数地区均有收获,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评奖促进了有益的艺术竞争,有利于抓精品,促繁荣。此次入选作品题材之丰富,为历次评奖所少见。最引人注目者,是现实题材占了绝对优势,其中不少作品更是直接触及了我国改革现实中一些相当尖锐的问题。同时,这些作品在处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统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的成功探索。注意抓剧本质量,重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从根本上提高电视剧的质量,也成为此次参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不回避改革的艰难全面塑造当代英雄

电视剧的重要审美特点之一,是其与现实的同时性关系。这是指相对于其他艺术而言,电视剧几乎能够采取与生活同步的方式,来艺术化地重构现实,以通过独特的艺术强调方式,不仅给人审美愉悦,更能促使人们对现实产生积极的思考,达到布莱希特所说的积极反思现实、改造现实的效果。由此,严肃关注火热现实生活的题材作品,理应成为我们荧屏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如何,在我们这样一个亿万群众正在从事前无古人的伟大艰巨改革事业的国家里,我们的电视艺术如果回避火热的现实,总是心虚气短的。

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片)入选剧目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不少剧目表现了艺术家们顺应党心民心,以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家的良知,较以往更多地创作了一批直面现实和触及重大社会矛盾的作品。不同的是,这批作品在人物塑造上更下功夫,在艺术性和观赏性上更加成熟,其思想性也更有说服力,因而播出后广受欢迎。其中,《走过柳源》、《党员二愣妈》、《黑脸》、《人间正道》和《光荣街十号》等,已不满足于单纯揭露人民群众痛恨的腐败问题,而是令人信服地全面塑造出了一批具有不同艺术典型意义,从一般群众、普通干部到高级领导干部的反腐败的英雄人物形象,反映了我国改革正在深入发展的一个本质侧面。《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村民干实事,对腐败“得理不饶人”的二愣妈;《光荣街十号》中亲自将犯罪的儿子送往检察院的离休军长马元中;《黑脸》中一身正气,誓与邪恶斗到底的纪委书记姜峰;《人间正道》里为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而呕心沥血的市委书记吴明雄,以及《走过柳源》中充满智慧,面对大局举重若轻的省委书记包治平,还有默默无闻一心为群众干实事的副县长金银铜,不惜以死抗争的烈女子夏莲,出污泥而不染坚决与腐败斗争到底的公安局长桂连枝,挟私心圆滑处世但不无正义感的招待所长弓世明等,都以屏幕新人的清新之感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过柳源》是近年来我国荧屏上对于中国改革大业的成败与反腐败的关系描写得最为深刻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标志着我国此类题材的电视剧在艺术上已臻成熟。《党员二愣妈》是另一部值得向观众特别推荐的佳作。这部近乎完美的作品情节极其简单,围绕争夺一片树林子,暴露出县里一些干部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着重讲述了普通党员二愣妈对老百姓和党无比忠诚的故事。

二、以精品带动多样化促进真正的艺术繁荣

多样化与精品,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观众结构的多样化提出了审美多样化的要求。但是缺乏精品的多样化,称不上真正的繁荣。繁荣,应该指抓精品意义上的多样化。本届评选脱颖而出的50余部作品,生活面广,题材丰富,从现实题材到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从儿童题材到军事题材、农村题材、工业题材,从教育题材到家庭伦理题材、司法题材等等,凡人们约定俗成使用的各种题材分类方法,和所涉及的题材范围与种类,几乎都可在这批作品中看到。

农村题材作品中,除前面提到的《党员二愣妈》外,《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拍得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入。林县人民被缺水折磨得活不下去,井上村与井下村的村民们为争水多次械斗,屡有伤亡。全剧始于两村争水发生械斗,导致孙二旺和秋凤的婚事告吹,着重表现县委书记阎运德亲自带领包括井上井下二村村民在内的林县干部群众,顶着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困难,忍饥挨饿,餐风露宿,在缺乏掘进机械的情况下,依靠知识分子,尊重科学,尽管只有双手、镐头和炸药,仍然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坚持十数年,终于在800里太行山上筑成了一条人造天河,创造了世界性奇迹。全剧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历史题材作品中,《雍正王朝》是一部收视率较高的作品。该剧以前清历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临朝前后的宫廷斗争为背景,以“九王夺嫡”和雍正推行新政而引起的你死我活的矛盾冲突为情节轴线,成功塑造了康熙,雍正,八王,年羹尧,邬思道等一大批性格鲜明、内心复杂、感情丰富的艺术形象。而由这些人物错综复杂的戏剧性关系构成的丰富情节,艺术化地重构了一段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雍正王朝》人物之众多,情节之复杂,结构之精巧,形象之丰满,气势之宏阔,为我国同类题材剧作中集大成而又处理较得当者。

其他如革命历史题材的《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领袖毛泽东》、《西藏风云》、《虎踞钟山》、《红岩》、《蓝色三环》、《徐海东大将》;现实题材《一年又一年》、《春天的故事》;工业题材的《黄土地蓝土地》、《月缺月圆》,以戒毒为题材的《红处方》;军事题材的《红十字方队》与《驱逐舰长》;以素质教育为题材的《千秋之约》、《大学女孩》;少数民族题材的《沙海天平》,以及以大学特困生为题材的《人子》等,均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三、抓好剧本是提高电视剧质量的基础

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电视剧评选还反映出另一个趋势,电视艺术界越来越清楚抓精品与抓剧本的关系。最有力的证明,是本届入选作品中,有不少直接改编自艺术价值已有定评的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如《走过柳源》、《红处方》、《雍正王朝》、《水浒传》、《人间正道》、《补天裂》等,有些虽非从小说改编,却也由著名作家编剧,如《红旗渠的故事》(著名作家李佩甫编剧),《党员二愣妈》(刘彦武编剧)等。这并非提倡所有的电视剧都应从小说改编,因为并非所有的小说都适于改编成电视剧。其次是改编本身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尤其是对改编者的要求,应熟悉影视叙事语言,善于将长篇小说的叙事章法向适于电视表现的结构转换等。这些并非易事。《人间正道》的开头部分出场人物太多,造成叙事杂乱,影响到该剧在开头不能吸引观众,就是因为不善于将小说叙事转换为电视的叙事,重新调整与安排的功夫做得不到位。

部队电视剧创作在本届评奖中仍然保持良好态势,他们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部队电视生产单位善于利用部队剧团的创作人才,部队创作又始终保持着深入生活的传统,这使他们能扎扎实实抓出过硬的剧本,这无疑是部队电视剧创作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奥秘所在。《情感的守望》、《驱逐舰长》、《红十字方队》、《济南战役》、《昆仑女神》等部队作品,在此次评选中均榜上有名。抓创作人才(队伍),抓深入生活,看来的确是能不能抓出好剧本的关键。

向思想和艺术的深处开掘

——第七届“五个一工程”戏剧入选作品述评梁鸿鹰

关注现实,紧扣时代脉搏,近距离快节奏反映生活,从火热现实生活的全部丰富多彩中汲取戏剧架构的元素,以对现实的深刻反映和对生活的冷峻思考征服观众是第七届“五个一工程”戏剧入选作品最鲜明的特点。诞生于98抗洪凯歌中的话剧《洗礼》是剧作家深入抗洪第一线,精神受到巨大撞击之后创作而成的,它避开对具体展示抗洪场景的平铺直叙,选取前线某师师长一家人在洪涝灾害面前的思想变化这一角度作为结构戏剧的框架,让主人公在生死关头,在多种矛盾的交织中经受考验,通过这家人在抗洪前线心灵得到洗礼,家庭得到凝聚的描绘,艺术地歌颂了抗洪精神。聚焦当前工人生存状态的话剧《工人世家》写的是三代工人在工厂进行合资改造这一特殊时期的喜怒哀乐,面对下岗、生活困难,是怨天尤人、一味等靠,还是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老劳模一家人以实际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同样是反映当代工人生活的小剧场话剧《春夏秋冬》以凝练的笔法描写一对下岗夫妇与一位“富婆”巧遇后的悲喜经历,对种种现实矛盾和怪异现象剧作家没有回避,直接将目光投向经济转型期普通百姓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的具体变化,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同样给人强烈的思想震撼。改革开放窗口城市深圳创作的舞剧《深圳的故事·追求》选取三个打工女青年的经历作为叙事主线,展示深圳人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现代气息浓郁,音舞美表现上乘,制作精致,是运用舞剧形式反映现实题材的独特收获。反映当代农村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对新一代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产生巨大影响的三部入选作品——话剧《一人头上一方天》、眉户剧《大棚情缘》和评剧《淀上人家》,善于从农村现实生活中寻找变革的依据,展现当代农民解放思想,摆脱传统观念束缚,依靠科学技术,走向共同富裕的历程,亦庄亦谐,发人深省。

入选的历史题材作品着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歌颂抵御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话剧《沧海争流》选取清水师提督施琅率兵攻取台湾后,从准备烧毁郑成功神庙到祭奠郑成功神庙的转变这一独特角度,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歌颂追求理想与光荣、追求团结与统一的民族精神。京剧《香江泪》以1899年英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展拓新界》条款,引起中国人民极大义愤为背景,描写本有冤仇的新界邓氏和廖氏家族捐弃前嫌,率民众英勇抗英,最后惨遭镇压,泪洒香江的史实,颂扬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爱国情怀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极富老北京风情特色的话剧《古玩》讲的是两家视古董为命的古玩商,本来围绕着一对商代宝鼎明争暗斗,但当入侵北平的日本人觊觎宝鼎的时候,他们同仇敌忾,毅然将宝鼎投入火海,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与侵略者势不两立的凛然之气。《文成公主》(藏戏)、《马背菩提》(话剧)、《圣旅》(话剧)三部作品聚集汉藏团结血脉相继的历史,在揭示这一曲折历程的时候,艺术家始终没有忘记昭示后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保证,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终将受到历史的唾弃。

本届入选戏剧作品不仅表现领域丰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样式、风格也进一步多样化,如《虎踞钟山》通过对全国解放前夕我国一批将领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同志高瞻远瞩,提出和创办军事学院的真实历程,艺术地体现了这一举措对我军建设发展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滇剧《瘦马御使》善于把人物置于重大考验的关头,让情节在多种矛盾的冲突中推进,从而突现人物性格。本届入选的四部京剧《骆驼祥子》、《风雨同仁堂》、《大脚皇后》、《香江泪》调动京剧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段塑造人物,体现剧作的丰富内涵,而在风格上则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近年京剧艺术在各方面关怀下取得的可喜进步。《骆驼祥子》通过旧社会人力车夫个人奋斗的失败,控诉旧制度的腐败,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风格冷峻蕴籍,《风雨同仁堂》把笔触对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民族工商业,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同仁敬业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风格稳健严谨。《大脚皇后》的轻松幽默、《香江泪》的悲壮高亢同样深深吸引了观众。本届歌舞剧入选作品数量多,质量高,有新的开拓。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投身民族解放运动,创作《黄河大合唱》为主要内容的《星海·黄河》,以在我国地质勘测事业中献出年轻生命的扬拯陆烈士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大漠女儿》,采用舞剧形式,以写意手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生动表现了两位先烈的心路历程和高尚精神。素有朝鲜族歌舞之乡美称的吉林延边本届推出的舞蹈诗剧《长白情》充分发挥这种样式虚实结合的优势,浓缩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结合、共同奋斗到喜庆花甲的生命轨迹,艺术地展现延边朝鲜族人民在长白山这块土地上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历程,其舞蹈编排层次之丰富,生活气息之浓烈,朝鲜族特色之鲜明令观众倾倒。本届入选的舞剧《青春祭》深入挖掘左联烈士殷夫革命经历的素材,以细腻的笔触和极富个性化的舞蹈语汇突现人物的心灵和情感,风格沉静清新,令人耳目一新。这些作品阵容整齐,制作精良,反映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纵歌曼咏华夏情

——第七届“五个一工程”获奖歌曲作品览评周荫昌

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获奖歌曲作品共计50首,是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有关部委单位层层选拔、限额报送的200多首曲目中,再经两轮评比、审夺后产生的。总体质量上佳,较之前两届又有明显提高。

在这次获奖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约40%),质量和份量上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是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的歌曲。这部分歌曲自身又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可大体再分为三类。其一,取大角度、大视野,集中概括,正面讴歌。如:《走进新时代》(蒋开儒词印青曲)、《把心交给祖国》(晓光词晓里曲)、《我属于你中国》(凯传词徐沛东曲)、《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素娥词张千一曲)、《送你一束红月季》(王和平词万隆曲)、《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刘福波词徐沛东曲)等等。这些作品以纵横驰骋的文学笔触、跌宕挥洒的旋律,渲染着盛世祖国的恢宏气度,倾吐着赤诚儿女的至爱情思。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当属《走进新时代》。它用亲切的语言、优美的曲调,把个人、国家、民族、时代融通一道,歌颂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领导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历程。

与前者相对照,第二类作品着眼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开掘,以小见大。例如:《好日子》(车行词李昕曲)、《常回家看看》(车行词戚建波曲)等等。“好日子”、“常回家看看”是老百姓极为普通的口头用语,经创作加工注入新的时代气息,再同取材于民间、特点鲜明的曲调相结合,获得焕然醒目的艺术特质,赞美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呼唤了家庭里亲人间平凡朴素的血脉之情,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家的传统美德。歌曲问世后迅即流传,又返还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常回家看看”、“好日子”进而成为负载了更多信息和意味的大众“口头语”。这类歌曲的涌现、流传连同带给人们的思考,成为近些年音乐领域的一大收获。

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歌曲中的第三类作品,为以前所不多见。是在若干特定生活事件和世纪之交的特定历史氛围中,得以产生的优秀之作。比如《凝聚》(阮晓星、陈奕兵词印青曲)、《为了谁》(邹友开词孟庆云曲)、《爸爸》(李小川词王厚明曲),它们取材并产生于1998年抗洪救灾斗争的真实生活,取材于灾区一线,以不同的手法和形式,反映了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率领下,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与天灾搏斗的豪壮情景,歌颂了伟大的抗洪精神。再如《不屈的尊严》(李永昌词曲)等歌曲,强烈而真挚地反映了面对我驻南使馆被袭击的暴行和同胞遇难的噩耗,我国人民的愤慨、悲痛和呐喊。另有几首则取材于某位伟人、某些场面引发的历史沉思,如《你是这样的人》(宋明词三宝曲)、《滔滔千古情》(易茗词孙川曲)、《黄河壶口》(曹勇词王志信曲)、《唐古拉》(陈虹词羊鸣曲)、《龙吟颂》(郝正文词贺艺、陶龙曲)等,这些歌曲各有特定的“所写”、“所颂”,但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又不止于词面上的“所写”、“所颂”,从艺术的总体表现上是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借伟人——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借景借物——三峡、壶口、唐古拉山、黄河、黄陵……广抒浩浩今人情志,博展荡荡华夏风采。在这类作品中还有一首不同寻常的作品《种下一千九百九十九棵团圆树》(黄持一、黄红屏词罗赋曲);形式是童声合唱,具体内容是种树。然而,歌中孩子们种下的是(澳门)回归树、纪念树、团圆树、爱国树,而且要把它们种在黄河岸边、长江岸边、中华大地、万里神州,而且要种下1999棵……于是这里的种树连同童声合唱的形式,都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在此寓意之下,歌曲的艺术效果产生了质的升华。

如果把《中华大家园》(汪沉词印青曲)比作一个“全景”式的歌曲,56个民族汇聚一堂、纵情歌唱,那么还有一批可以相对比作“分景”式的佳作,为数可观,占有近30%的比重,构成了本届获奖歌曲作品的第二部分,我称它作乡土风情歌曲。一位大师曾断言:请唱首歌、跳个舞,我便知道你来自哪个民族、哪个国度。那么请看:《我从草原来》(纪征民词王星铭曲)、《纳西篝火阿里里》(高峻词龙飞曲)、《咱们西藏》(刘一澜词旦巴曲)、《沙湖美》(肖扬石顺义词王华元曲)、《火把节的火把》(卢云生词陈勇曲)、《三月三九月九》(骆诚词傅磬曲)、《口弦轻吹》(邵永强词华杰曲)等。毫不夸张地说,这全然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社会主义中国各族人民生活风情的瑰丽长卷。

获奖作品中的第三部分,是优秀的少年儿童歌曲,约占比重20%。同前已提过的《种下九千九百九十九棵团圆树》、《爸爸》相应,《居住》(李立群词徐东升曲)和《快乐的夏令营》(傅金玉词孙川曲),也从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方式和语言,触及了另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课题——保护环境、热爱自然。《花季雨季》(单协和、郑兴文词赵汀曲)是一首中学生歌曲。专门为中学生写的歌很少,写好的被中学生认可的更少。这首歌蓬勃向上、清新活泼,充满青春气息,流传广泛,深得中学生的喜爱,可贵的是曲作者就是在校中学生。儿童歌曲中还有反映三峡峡区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土家族儿童对家乡的热爱、晋东娃娃的学习热望、湘西幼儿的意趣童真的《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魏岚词王原平曲)、《小背篓》(任秀岭词向菊英曲)、《山娃的歌》(山妞词王玉兰曲)、《喜鹊窝》(廖泽川词黄锐、鲁颂曲)等等,可以说曲曲动听、首首感人。这些歌生动地反映了孩子们的世界,也真真切切地映现了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所关注的世界。

广播剧:新的跨越

——第七届“五个一工程”获奖广播剧综述李京盛

在我国广播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广播剧作为一门现代听觉艺术,曾经有过辉煌的成绩。80年代以后,在电视艺术的快速崛起和大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的情况下,广播剧曾一度显得有些沉寂。可喜的是近年来,在促进文艺全面繁荣的局面下,在广播剧被列入“五个一工程”评选项目以后,全国广播剧创作又呈现出再度繁荣的趋势。特别是在今年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广播剧的评选当中,涌现出了一批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堪称上乘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广播剧创作的总体水平,显示了广播剧创作在题材选择、思想深度、艺术表现上的新进展。具体来说,今年入选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为听众提供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有益的思想情感启迪。

题材的广泛是本届入选作品的一个突出特色。而现实题材作品占90%这一现象,说明广播剧在迅速反映时代精神,努力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届入选作品所涵盖的题材范围有经济建设、农村生活、国企改革、领袖人物、农村教育、英雄模范、社会爱心、儿童生活、残疾人、科技、军旅、环保、下岗等等,基本涉及到了当代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重大的现实题材方面,广播剧创作者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突破。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为主线,再现伟人邓小平胸襟和胆略的《千古流芳》一剧,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该作品在展现厚重的历史内涵,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上,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永久的青年——瞿秋白》,用人物传记的手法,表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光辉和坎坷的一生。

工业建设和国企改革的题材,历来被视为是文艺创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本届入选作品中,《老屋的故事》和《乌蒙杜鹃红》这两部作品,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视角和剪裁,触及和表现了这一重大题材。前者以侧写的手法,以国企改革为背景,通过一家人的观念和命运的变化,表现出企业改革的趋势和艰难历程;而后者则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正面讴歌重点铁路工程建设者的奉献情怀,这两部作品展现了不同的美学风格,也为听众营造了不同的欣赏氛围。

在重大题材的作品获得成功的同时,在本届入选作品中,还有一些在反映普通人日常生活方面获得成功的作品。《飞来飞去》一剧,以带有悬念的情节发展,表现了在爱情婚姻上一对离异夫妻各自为对方着想的美好心灵。《披肩》一剧,以细腻的手法,展示出了人物心理的层次,描写一个病女孩对母爱的理解。这类小题材的作品,在艺术风格手法上,以轻灵和细致见长,以巧思和韵味取胜,讴歌真善美,开掘出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录制精良,技术考究,为听众营造了浓郁的听觉艺术氛围。

广播剧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演播和制作手段的优劣是直接关系作品思想艺术魅力的关键。在本届入选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在演播和录制上花了很大功夫。《飞越黄河》一剧中男主角柯受良的演播者的声音形象,几乎达到了与真人柯受良的声音“以假乱真”的程度。音乐优美和谐,音响效果逼真,录制精益求精。较之前两届作品比较偏重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忽略艺术制作的倾向,有了明显改观。这说明“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在强调“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上,已经引起了广大创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被付诸艺术实践。

名家参与,阵容壮大,提高了广播剧在听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本届报送的广播剧中,出现了前两届所少有的现象,这就是一些在群众中较有影响的知名剧作家,影、视、剧名演员,参与了一些广播剧作品的编创和演播,这就大大提高了广播剧的思想艺术质量,也扩大了广播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例如,浙江剧作家程蔚东编创的《嫁给中国》,辽宁剧作家高满堂编创的《飞来飞去》,广东剧作家文新国编创的《军伢子》等等,都是本届入选作品的优秀之作。这些剧作家加盟广播剧创作,使广播剧在编剧水准上有了较大的跨越。另外,一些著名影视演员如卢奇、吕中、雷恪生、吕齐等,以及北京人艺的一些著名话剧演员,都在许多广播剧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这对广播剧在艺术发展上也是一个重要推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